遺產稅申報:未上市櫃股票、二手車應如何申報?

CP潘思璇 • 2024 Jun 5

年初爸爸突然過世,身為會計師,遺產申報自然不會假手他人。

雖然幾年前就已經提早規劃遺產稅,但是爸爸走得實在太突然,2 天就離開,部分財產移轉也因為落在死亡前 2 年內,變得比較複雜,差點就要繳稅,幸好最後免稅結案!

本篇分享申報期間遇到的各種怪事,誠心建議各位甲方,資產千萬等級以上,務必提早規劃。若不知道要找誰,可以找我跟潘律師。

遺產中有「未」上市櫃公司的股票,如何申報?

依照繼承開始之日的淨值計算

在申報老爸的遺產稅, 關於「未」上市櫃公司的股票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定,就是必須要用繼承開始之日(就爸走的那天),公司「淨值」來計算

如果那天公司沒有編報表(廢話當然不會,公司最好會配合你編那一天的報表),就用 最近期的報表,譬如去年12月31號的,加上今年1月與2月的營收,以同業標準利潤率來計算。

因為我爸是2月中走的,理論上2月也不需要計算整個月的營收,問題是我拿不到營收資料。

稅局官員說,「你應該可以要求公司提供啊?」我說萬一公司不理我怎麼辦呢?小股東要怎麼「即時」拿到報表?就算股東會可以拿到,可能也 6 月了。在遺產稅申報完畢之前,我爸所有的銀行跟證券帳戶全部卡住不能動,上市櫃股票也只能讓他跌爛。我是不在乎,但我媽每天問,壓力很大!

可是這些股票在生前就已經賣掉,怎麼算呢?

更有趣的事情,就是在我爸往生之前,有贈與我一部分未上市櫃股票。我名下這些股票連同他持有的,在去年已經全部賣掉了。

稅法規定在死亡日前 2 年內贈與的財產,全部都要加回來計算 。問題是持股賣光了,是要怎麼取得報表?要怎麼算?

囚犯困境,打去問國稅局

已經不是股東,要如何向公司索取報表;持股早已出售,卻要用繼承日淨值計算。只好打去國稅局問怎麼解套。

承辦人聽起來也蠻懷疑人生,本來叫我帶相關文件去找他,後來不知問了誰,叫我 用贈與時申報的「時價」計算 ,這跟遺產稅規定相符嗎?

但管他的,都已經賣掉的股票,還要用繼承日淨值計算,更不合理。跟著稅局官員的指導棋,不要說我報錯就好。

親自送件,稅務員不敢收

花了很多時間填完申報書,終於把遺產稅拿去送件,沒想到稅務員不敢收。原因是我爸有中央保跟康友KY的股票,他查不到價值,叫我打去問股代。

我:「康友都掏空下市了,小股東都告上法院了,你覺得股代會給我資產負債表?」(不敢相信我的耳朵)稅務員:「那中央保現在是南山(合併進去的),這個你總該要得到吧?」
我:「可是集保帳戶並沒有換成南山的股票?」
稅務員:「那我也不知道。」

真的是太棒了,我還要自己打給南山要報表?試問我要得到康友淨值的可能性?主管機關都不知道的事,我會知道?這如果不是為難人民,什麼才是?

二手車沒有買賣合約,價值如何認定?

還有一題。當初我爸匯款跟前公司買下公司車,因為雙方沒有簽買賣合約,稅務員說匯款紀錄不能當作買價證明。

稅務員:「你查一下二手市場行情⋯⋯」

原來我還得精通二手車估價嗎?有朋友說他申報遺產稅也遇到汽車價格問題,前後搞了一年半才結案(可能他還有其他問題,不是光汽車就搞了一年半)

終章:寄到總局強迫收件,免稅結案!

身為會計師,怎能向國家機器妥協,決定使出終極大法,寫了一堆聲明事項,寄到總局強迫中獎,想說大不了再補件,至少有寄出就能跟我娘交代,不像潘律師要趕在 3 個月期限屆滿,壓線申報限定繼承。

順帶提醒各位甲方,申報限定繼承很重要,詳情請聽這集CP有主見,潘律師有解說: EP23. 親屬&繼承的法律常識 feat.潘思蓉律師

然後,我就收到遺產稅免稅通知了!最終稅局核定汽車價值100萬(整數),剛好落在113年免計入遺產總額的標準,免稅結案。

謝謝國家機器,沒有要我進行不可能的任務—例如康友的資產負債表。不知道稅局承辦人是否有在看我的粉專,還是因為我的聲明事項寫得夠多,讓承辦人覺得有理有據,可以逕行結案

建議:資產千萬以上,保留 5 ~ 10 年時間規劃遺產稅

會計師建議以時間換取稅務空間,遺產稅最好是提早 5 到 10 年規劃。我爸雖有規劃,但走得太突然,有些落在死亡前 2 年內贈與,要加回來計算,差點就要繳稅。

若不知道找誰規劃,可以找我,我們事務所( 連結點此 ,網頁很傳統請多包涵),有做王氏兄弟的遺產跟信託(對就是全台灣最有名的王氏兄弟)有需要的請來信或來電本所預約 付費 諮詢。

如果你想知道資產多少才需要規劃,113年的遺產稅免稅額是1,333萬,配偶扣除額553萬,子女一個人是56萬,也就是資產在千萬等級,就有可能需要規劃。財產越多、分佈國家越廣,越需要提早規劃。

潘思璇會計師
杏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
預約諮詢請私訊或來信
cecily@taxfree.tw


更多 CP 觀點,歡迎收聽 Podcast《 CP 有主見》

各大收聽平台都有上架: https://cecily.tw/podcast


訂閱 CP 部落格 ,最新文章第一手通知


作者: CP潘思璇 2025 Apr 22
實在太多人想脫離辦公室了!一直有人問我「要不要離職創業」、「要怎麼開始斜槓」、「要如何成為自由工作者」、「要怎樣數位遊牧」…
作者: CP潘思璇 2024 Nov 20
剛開始創業時,我不懂什麼是企業文化,總覺得那都是紙上談兵,口號能有什麼實際作用?直到創業第3、第4年,才真正體會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,這不僅能節省力氣,也能讓事情更順利。
作者: CP潘思璇 2024 Nov 17
最近,「身心靈課程」的討論甚囂塵上,幾年前我也上過傳說中的三階段。
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