恢復單身之後,開始約會吧!CP 脫單故事第 1 集

CP潘思璇 • 2023 Oct 3

有在看限動的甲方們應該發現…沒錯我脫單了!

以處女座龜毛的程度,男朋友當然是萬中選一。

簡單的來說就是見面第三次我就決定了,因為 Check List 勾完也強烈地感覺到喜歡,看準這個人比較被動不會開口(事後求證還真的是這樣),確認過意願不會告我 metoo 就決定下手了。

以下分享小說版本認識過程,之後也會有業務開發版,因為談戀愛跟業務開發的過程其實挺像的!

CP脫單故事 第 1 集

在 Bumble上 match 了一個人。

他的檔案寫交友為主,我也沒想太多,確認是單身就行了。

他既沒說「約嗎?」,也沒跟我要line或IG。倒是留意到我的檔案都是酒照,說不太懂酒,但喜歡喝酒聊天的氛圍;比起吃飯本身,更在意交流的對象。

聊到週末要做什麼,他說沒計畫,「要一起出門晃晃嗎?」

就這麼自然,感覺不帶任何目的。

我說好啊,吃個飯吧。

就這樣相約在城裡的餐廳,我穿得相當男孩子氣,深藍色Plain-me的男T(這絕不是業配),牛仔短褲,化了淡妝只是為了遮痘疤。

而他穿著短褲 polo 衫,很自然地說 Hey,然後坐下:「我是Yen,要怎麼稱呼你?」

「嗯…我是Cecily,大家都叫我CP。」

邊吃飯邊交換各國旅遊心得,他說跟同事去尼泊爾,我說參展完會一個人去旅行。倫敦?大英博物館肯定七天都出不來。柏林?你喜歡博物館那一定要去看。埃及?想去一直還沒去過。

「你不是在中東工作,怎麼沒順便去埃及?」

「我這麼瘦弱,自助去那邊很危險。」他很擅長自嘲,笑起來非常可愛。

令人驚喜的是,說什麼他都接得上話,不會炫耀豐功偉業,也不用秀出銀行帳戶餘額(我們普通人不打擾了)。賺來的錢懂花,這比什麼都還重要。

聊到泰國,「走啊!」他對我眨眨眼,「我還想去馬爾地夫!」

我說,「那乾脆大溪地如何?」

在交友軟體大幅降低人們交友成本的同時,這樣的對話十分稀有,一般上班族很難把這些旅遊地點掛在嘴邊。2023年的台灣M型化越趨明顯,有的人到酒吧喝三杯就覺得荷包困窘,Yen則是在言談中流露出一股毫不在意。可能他家有礦,可能是本性大方,但我感到他有種靠自己的底氣。不管是什麼,我喜歡這種捨得花錢的偏差價值觀。錢賺來就是要花的,生活就是要用來享受的,難道要等到自己走不動了,才後悔沒有早點去旅行嗎?

吃完飯覺得意猶未盡,我提議去附近的酒吧喝一杯。Yen很自然地拿起帳單,我感到不好意思,他看了我一眼,說:「不然等下那一杯給你請好了。」

愛店 PUN 剛好在走路可抵的距離,聊得實在是太愉快,渾然不覺時間流逝。內容已不復記憶,只記得不斷地大笑,喝酒對處女座的幽默感很有幫助。

結帳時我掏出信用卡,換他不好意思,畢竟原本說好一杯,結果喝了三杯。我說:「下次給你請。」我們說好要找時間相約咖啡店工作。

因為隔天要早起,晚上10點果斷說再見。他說搭計程車回家,我說好那我去搭公車,彼此就在巷口道別,頭也不回。

走出幾步以後我心想,就這樣嗎?他真的是來交朋友。

既然如此那就回家吧。(第 1 集完,請期待下集分享)


離過婚、有兩個小孩、年過40…還可以再談戀愛?

自從公布脫單以後,激勵了許多認識與不認識的姐妹。很多人傳訊息來、問我妹、問我朋友:「到底怎麼辦到的?」

離婚或者大齡根本不是重點,你必須讓自己維持很好的狀態,並且積極採取行動。我在交友軟體少說滑過上千人,match 應該破百,實際見過的沒有二十也有三十(根本記不得)。

而且我是用「面相篩選」,滑到現在參加姐妹聚會,大家會把手機交給我幫滑!個人認為在約會這部分應已勝出命理大師簡少年,因為他宅男不約會,又已經死會太久

信命、信運、信自己

最後附上 小瑜星座 從旁邊觀察到的,不見得完全代表本人想法,但寫得挺有趣的❤


CP 給女生的約會分享,影片回放還可以購買喔~

CP 給女生的約會分享,會分享什麼?

如果你想跟我一樣,利用交友軟體找到一起分享生活的人,那麼這次的約會分享就很適合你。

本次分享的內容如下:

  • 你的徵友條件,是 must 還是 nice to have?
  • 交友檔案怎麼寫比較吸引人?
  • 怎麼篩選交友檔案?
  • 分析詐騙
  • 如何用面相篩選交友檔案?
  • 怎麼開啟聊天話題?
  • 怎麼約對方見面?
  • 見面地點建議、有哪些注意事項
  • QA

在聽完這次的約會分享之後,如果想進一步探討你的徵友條件哪些是 must,哪些又是 nice to have,可以預約 CP 的時間進行一對一討論。

表單內已經有「約會分享加購限定」CP 一對一破解徵友條件迷思、徵友檔案優化建議 0.5 小時,但就只限於討論徵友條件跟交友檔案優化等,各種與約會相關的問題,不能拿來問財報跟創業喲。


相關文章:

相關資源:

作者: CP潘思璇 2025 Apr 22
實在太多人想脫離辦公室了!一直有人問我「要不要離職創業」、「要怎麼開始斜槓」、「要如何成為自由工作者」、「要怎樣數位遊牧」…
作者: CP潘思璇 2024 Nov 20
剛開始創業時,我不懂什麼是企業文化,總覺得那都是紙上談兵,口號能有什麼實際作用?直到創業第3、第4年,才真正體會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,這不僅能節省力氣,也能讓事情更順利。
作者: CP潘思璇 2024 Nov 17
最近,「身心靈課程」的討論甚囂塵上,幾年前我也上過傳說中的三階段。
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