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必備財務知識:只要懂這些,就可以避開最常見財務地雷!
在創業圈打滾了 10 年,我看過無數創業者帶著「這個應該會賺錢吧」的想法就開始創業。當然啦,如果覺得不會賺錢,誰也不會想開公司。但為什麼最後卻沒賺到錢呢?現實總是不如預期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真實的創業故事。
創業路上最容易踩的財務地雷
剛開始創業時,許多人都會遇到這些意想不到的財務問題:
- 收入不如預期 :賣得沒有想像中多,速度比想像中慢,資金都卡在庫存上,沒有多餘的現金投廣告、請人、做體驗活動⋯⋯最後股東們為了要不要增資,意見不一,吵成一團。
- 租金成本太高 :沒算到租金比預期高,沒有獲利,壓力更大。
- 忘了算自己的薪水 :投入了比預想更多的時間精力,卻沒領到薪水,時間一長就覺得難以支撐。
- 雜項開支接踵而來 :拍商品照片、投廣告、找人寫文案,甚至買垃圾袋、請人打掃⋯⋯這些費用都是當初沒有考慮到的。
讀懂財報的重要性
這些財務盲點,其實都可以透過定期檢視財報來及時發現和預防。如果每個月都有人幫你做出正確的報表,而你也養成每月查看的習慣,你會發現每個月的數字變化,都在提醒你哪裡需要優化。
看懂財報可以讓你清楚知道公司的錢卡在哪裡,都花去哪裡,從而找出該調整的方向。讓我分享兩個真實案例。
真實案例分享
不要讓數字騙了自己:客戶 A 的故事
有一天,客戶 A 來找我說要控制廣告費支出,他覺得費用太高了。但當我看了數據後,卻對他說:「你的投放效果很好,應該要考慮加碼才對。你真正要控管的是運費,因為跟去年同期比起來成長 2 倍,但營收根本不到 2 倍,是不是退貨太多了?」
說到「投放效果很好」,簡單來說,A 客戶的商品毛利 60%,他給我看後台,ROAS 超過 10⋯⋯身為會計師的我當場差點沒掀桌。
我:「如果是我,先投到平再說。」
他:「平是什麼意思?」
我:「假設毛利 60%,ROAS 投到平就是 1.67(100/60)。以品牌長期投資的觀點來看,我會這麼做,當然你也可以考慮 2 或是 3。但不管怎樣,10 都太高了,還有很多投放空間。」
錢在哪裡?客戶 B 的現金流困境
B 的業績看起來不錯,營收很穩定,但老闆卻一直喊現金吃緊。當我幫他檢視財報後,發現問題不在「賺多少錢」,而是「收得到多少錢」。
資產負債表告訴我,公司有大量應收帳款未收回。進一步了解才知道,原來是公司的獎金制度設計有問題。
我問老闆:「誰負責收款?」
結果發現業務只要成交就能拿獎金,根本不管錢有沒有收回來,收款責任反而落在服務窗口身上。
「那服務同事收回款項有獎金嗎?」
老闆說沒有。
真相大白了。錢可以改變人類行為,服務窗口沒有獎金,當然沒動力催收。業務有獎金但不用催收,誰會在意公司拿到錢了沒?
如何解決收款問題?
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學到,讀懂財報能幫助我們發現「應收帳款過高」的問題,找出公司現金不足的真正原因。解決方法包括:
- 獎金與收款掛勾 :公司收到錢,業務才能領獎金。
- 提供額外誘因
:
- 如果公司可接受 60 天收款,那談成 30 天收款的同事可以獲得額外獎勵
- 提供客戶提前付款折扣,創造雙贏
- 定期監控 :每月檢視應收帳款報表,及早發現問題客戶
寫在最後
很多老闆都知道財報很重要,卻始終沒有動力學習,覺得一定很無聊會睡著。所以我決定要讓大家從實戰中學習,在講解毛利和淨利的時候,就會一邊帶你思考從哪邊發獎金最實際;用真實的中小企業案例進行討論,還會帶你看看上市櫃公司的報表長什麼樣子。
開公司不能只靠運氣,每次聽到創業者說「應該會賺錢吧」,我這個會計師都想掀桌。讓我們一起從基礎開始,學習用數字為創業之路導航。
CP財報課進化2.0版 – 台北口碑場
CP財報課台北口碑場是小班制,每班只有24個人,透過分組案例討論、高度互動來達成學習效果。我不會站在台上講七小時,那太無聊了。
我會想盡辦法讓課程變得有趣,這不僅是我的挑戰,也是你的
- 2025/6/21 台北 開放卡位
〈 創業必備財務知識:只要懂這些,就可以避開最常見財務地雷! 〉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《 CP 潘思璇 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