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司收購】買別人公司前,12 個你該注意的坑

CP潘思璇 • 2024 Sep 5

身為會計師很容易接觸到買方或賣方,如果你剛好想接手別人的事業來經營,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項。

1. 交接

確認事業的交接是否能順利進行,包括明確的過渡計劃,最好原老闆能再陪你半年到一年,讓你熟悉整個運作流程,避免手忙腳亂。陪三年綁 KPI 再多給錢的也是有看過。

2. 客戶和供應商

確認現有客戶從哪來,消費額跟頻率,是否忠誠;供應商是否可靠,一旦你接手,這些客戶還在,供應商還會繼續支持你嗎?

3. 買價

這應該是所有人最感困惑,需要專業人士協助的部分。

實務上評價一家公司的方法很多,例如擁有多少資產,或是預測未來的獲利,回推現有的價值,也可以用同業 PE、PB,甚至 EV/EBITDA 等乘數來類比,學問深到我還為此考了美國評價分析師XD

在這邊提供一個很簡單的思考方向, 如果你從頭開始做這門生意,到賣方現在這個階段,要花多少錢?

相關文章:

4. 財務狀況

收入是不是真的,客戶是不是真的,有沒有不合理的關係人交易,有沒有跟重要員工簽未來給付的獎酬計畫⋯⋯有很多可以看,而最值得擔心的是:根本沒有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。

5. 法律風險

查清楚這家公司有沒有未解決的法律糾紛,經營模式是否合規,是不是特許行業,經營權移轉是否合規等等。在某些國家,外資入股必須經過政府同意,在取得同意文件之前,買賣的款項要放在哪裡,請找律師協助你處理相關的事情。

6. 品牌

這家公司在市場上的名聲怎麼樣?客戶、員工、供應商對它的評價是好還是壞?有些賣方認為品牌具有價值,對買方而言則不一定。

7. 競爭力

你接手以後,這家公司是否還能持續?有可能公司的競爭優勢來自於老闆很會選貨,那麼你接手以後要如何確保這樣的競爭力可以持續?

8. 管理團隊

了解一下現有的管理團隊和運作流程,會不會接手以後全部跳槽,買方是否要提供額外的獎酬計畫,確保公司可以繼續運作?

9. 員工與企業文化

現有員工習慣做事的方式,和即將要接手的買家(公司)能否契合,如果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併,更需要考慮企業文化的問題,這是無法用數字衡量,財報看不出來,卻會嚴重影響日後運作是否順暢的事項。

10. 未來發展潛力

這家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怎麼樣?有哪些潛在的風險?

11. 商標、專利和無形資產

釐清這家公司的相關產權,有時候商標是登記在老闆個人身上,而非公司,要確保你可以取得所有權,包括FB粉專等社群帳號。

12.競業條款

賣方出售公司以後,有幾年不能和你從事同樣的行業?雙方可能會為了行業定義往來拉扯一段時間。

以上是我信手捻來的注意事項,希望對於想購買他人事業來經營的人有幫助!


CP 潘思璇|執業會計師、連續創業者、行銷顧問、創業顧問

諮詢範圍:公司設立、股權規劃、創業大小事、財務會計相關問題,併購、企業評價(沒寫到的歡迎來信詢問)


延伸閱讀:

作者: CP潘思璇 2025 Apr 22
實在太多人想脫離辦公室了!一直有人問我「要不要離職創業」、「要怎麼開始斜槓」、「要如何成為自由工作者」、「要怎樣數位遊牧」…
作者: CP潘思璇 2024 Nov 20
剛開始創業時,我不懂什麼是企業文化,總覺得那都是紙上談兵,口號能有什麼實際作用?直到創業第3、第4年,才真正體會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,這不僅能節省力氣,也能讓事情更順利。
作者: CP潘思璇 2024 Nov 17
最近,「身心靈課程」的討論甚囂塵上,幾年前我也上過傳說中的三階段。
更多文章